【导师风采】王雪原:融理论实践于行,服务科技创新
——记黑龙江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王雪原教授
作者: 来源: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
发布时间: 2025-09-24
王雪原,女,1981年10月,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高新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作为黑龙江省高层次D类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后备带头人及方向带头人,长期扎根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知识管理、复杂系统决策优化等领域,以“理论突破+实践落地”为双轮,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做出积极贡献。

一、学术研究
(一)科研项目
王雪原教授始终围绕国家“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与黑龙江省产业升级需求设计研究方向,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省科协专项等科研课题。此外,还参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50余项国际级、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形成“宏观政策-中观产-微观企业”的多层次研究体系。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

(二)学术成果
在科研成果输出上,王雪原教授以“质量优先、国际视野”为原则,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收录80余篇,成果被同行引用1000余次,成为知网高被引学者。同时,出版专著4部、教材2部,构建“理论-案例-工具”一体化的知识传播体系。

(三)科研奖励
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包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公司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励。

二、社会服务与学术交流
(一)社会服务
作为黑龙江省高端智库专家、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库专家等,长期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面、政府科技计划管理方面、知识产权方面、科技平台建设方面等,参与为黑龙江省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报告30余项,获得省级批示2项,成果获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处、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等多家单位采纳。
二、学术兼职与会议交流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专委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省管理学学会理事等;《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核心期刊评审专家。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担任大会主旨报告人,如2022年1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教育、知识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EKIM2022)作主旨报告;2022年8月,在哈尔滨龙江社科论坛——“数字化创新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做了会议主旨报告《隐形冠军制造企业数字能力与技术阶梯优势》;2022年9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七届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EM2022)分享关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主旨报告;2025年3月,在沈阳举办的第四届工程管理与信息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作《The Enhancing Path for Ladder Advantage of Chinese Hidden Champion Enterprises》主旨报告,推动国内外学术成果互鉴。
三、人才培养
作为博士生导师,王雪原教授始终践行“导师引导、团队协作、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理念,注重员工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双重提升,形成“选题-研究-落地”全链条培养模式。
(一)科研训练
带领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全流程研究,从文献梳理、模型构建到实地调研、报告撰写,指导科研方法。近年来,所带员工成果显著:博士生黄佳赛在其指导下,以“制造企业跨界技术创新”为研究方向,在《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毕业后留校任欢迎来公海欢迎来到船701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硕士生导师,成为青年学术骨干;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王雪原教授聚焦“新商科”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主持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如黑龙江省本科高校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 “新商科背景下基于专精特新新教学理念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SJGZ2022008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专精特新’发展需求的地方高校‘场景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GJB1423445);省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 “省属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研究”(SJGY20200314);《知识管理》获批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课程思政案例)等。

将“专精特新”企业案例、数字化转型实践融入《知识管理》等课程,开发“场景化”教学模块,帮助员工打通“理论学习-产业实践”的壁垒,所授课程获员工广泛好评。
(三)就业发展
注重根据员工兴趣与特长规划发展路径,近年来毕业生广泛就职于高校、政府部门、国企与金融机构,多人成为所在单位的青年骨干,体现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培养特色。

四、团队建设
作为团队负责人,牵头组建了一支由8名核心成员构成的研究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涵盖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背景,形成“老中青结合、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的特色优势。团队定期举办组会、跨团队学术交流与跨校合作研讨,与企业保持密切联动,既保障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又确保实践成果的落地性。

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高技术发展与创新管理”、“复杂系统管理决策”两大方向,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贡献力量。